12月16日,海南“土地超市”系统海洋碳汇货架上架首批3宗“海洋碳汇”,这是海南省经营性用海资源整合迈进的一大步。这3宗“海洋碳汇”分布在儋州、文昌、昌江,总面积752.57公顷。
据了解,2022年1月,海南省政府同意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意见》,提出“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的计划。同年7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方案(2022~2024年)》,探索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资料图:东寨港红树林上的白鹭。记者 陈卫东 摄
海南省在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增汇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自2019年至2023年,累计争取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17.267亿元,省级投入资金1.7亿元,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截至2023年11月,整治与修复海岸线129公里,新造修复红树林约1100公顷,约占全省红树林总面积的15%,有效改善了海口东寨港、三亚亚龙湾等一批重点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
资料图:三亚市亚龙湾。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同时,海南省还开展了碳汇调查与监测工作。2022年,组织完成文昌八门湾、昌江珠碧江河口碳储量调查工作;2023年开展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文昌高隆湾-长圮港海草床、琼海青葛-龙湾的海草床、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琼海)海藻场碳储量调查评估。
资料图:在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鹭鸟掠过水面捕食。
截至今年12月15日,“土地超市”平台已上架国有建设用地937宗、5.20万亩,国有农用地5宗,采矿权5宗,海域使用权143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8宗。累计成交522宗,共2.85万亩,成交总价款605.6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