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机械作业。
5月19日讯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人员全力奋战……穿行在位于万宁和乐镇的港北口门拓宽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大干快上、争分夺秒的火热景象,伴着骄阳讲述着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夏忙”故事。
与半年前最大的不同,伸出海岸的325米长的旧拦沙堤已经消失不见,奔腾的海浪肆无忌惮地涌入小海入口,“作为港北口门拓宽工程的重要内容,旧拦沙堤的拆除,标志着基本实现了小海与大海之间的水体交换预期目标。”该工程施工单位广州打捞局项目经理林一非表示。
新建拦沙堤向海里推进。
旧拦沙堤拆除后,小海与大海的水体交换明显增强。
与旧拦沙堤相隔不远处,382米长的新的拦沙堤也已经完成了355米。一拆一建中,港北口门拓宽项目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港北口门拓宽工程自去年11月开工,建设内容包括拆除旧拦沙堤及护岸、新建拦沙堤长、防潮堤、改建加固旧护岸等。该工程主要作用是重新构建与外海的通道,增加小海纳潮量,解决小海洪水不能及时排泄和小海水动力不足导致的内涝和水环境容量少的问题。
随着去年年底南汊道恢复工程实现全线通水,港北口门拓宽工程成为打通小海与大海之间“咽喉”的最后一关。今年以来,为加快施工进度,采取增加机械数量、人员数量,机械操作手轮流上岗三班倒等方式,24小时作业。目前,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完成75%,“预计7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8月份全部完成,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林一非说。
改建加固旧护岸。
港北口门拓宽工程完工后,对小海水环境的改变能有多大?通过对两个项目的水动力水工相关模型试验的论证,南汊道开通后,配合港北口门拓宽,小海的纳潮量可从现在1400万m3增加到1900万m3,增加34%到36%,小海中北部水体的平均半交换周期从30天左右降低到10-20天,可有效改善小海的水质,提高小海的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