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保亭共推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共护一泓清水

2023-09-03 08:50

来源:未知 作者:wuming

  如何提高水库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确保水源安全?
 
  采样水管从监测站延伸至河水中,自动采水后进行水质分析和参数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赤田水库流域智慧监管平台……如今,在赤田水库流域,田滚河、甘什河等五个微型自动水质监测站,成为水质安全的全天候“守护者”。
 
  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重点在于水,但不仅限于水。
 
  藤桥西河是汇入赤田水库的河流之一。今年8月,三亚启动藤桥河流域保护性开发“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在全省首次把流域治理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通推进。
 
  赤田水库地处三亚海棠区,是该市饮用水水源重地,但水资源量89%来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近年来,依托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工作机制,三亚和保亭携手开展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探索“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新机制,创新举措推动赤田水库流域水质不断好转,同时也为全省流域治理、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六水共治”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协调联动
 
  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
 
  8月31日,午饭时间,三亚海棠区藤桥村村民庞德仁拧开家中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当天傍晚,保亭三道镇居民韦娟带着孙女散步消暑,家门口的人工湿地绿意葱茏。把庞德仁与韦娟联系到一起的是赤田水库,他们同是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的受益者。
 
  赤田水库是三亚重要饮用水“蓄水池”,然而大部分流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需要经济相对薄弱的保亭承担。如何不让保亭“白白付出”,与三亚一同保护并提升赤田水库的水质?
 
  从三亚、保亭两个市县到省级层面,选择了以“生态保护补偿”破题。
 
  2019年至2021年,三亚与保亭签订了《赤田水库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等,探索“上游护水,下游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协议明确,如果赤田水库交界断面季度水质监测值均达标,三亚(下游)给予保亭(上游)补偿资金。
 
  2021年8月,省政府出台《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创新建立水质、水量、行动3个维度综合生态保护补偿,明确2022至2024年作为第一个考核期,3年实施期内补偿资金总额为6亿元,省级财政每年下达资金1.1亿元,三亚市政府、保亭县政府每年分别安排6000万元、3000万元,形成赤田水库流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池”,根据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开展双向奖补扣缴资金分配。
 
  生态补偿、资金激励,机制的创新推动三亚与保亭形成了“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合作共治、互利共赢”的共治共享格局。
 
  与此同时,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模式,破解了跨区域跨流域生态治理部门各自为政、市县协调不畅的难题。“一盘棋”布局中,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合作共治
 
  上下游共护一泓清水
 
  阳光照耀在水面上,赤田水库四周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8月30日上午,三亚市赤田水库合口桥段,几艘保洁船缓缓停靠岸边,通过传送带将打捞的水浮莲送至垃圾转运车上。
 
  “得益于上下游联合治理,如今水浮莲和水面垃圾的量明显少了。”赤田供水灌溉工程管理处副主任邢孔东说。借助赤田水库联席会议,两市县水务部门建立了治理联动机制,保亭加强入库河流排查治理管控,避免上游水浮莲流入水库,三亚做好赤田水库水浮莲清理打捞工作,加强日常保洁。
 
  共护一泓清水,三亚与保亭多管齐下,携手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开展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
 
  作为上游,保亭的工作重点是控源治污、生态修复。近日,走进保亭三道镇三道居8队的芒果园,园主蔡志雄在县农业服务中心的测土配方指导下,根据养分需求规律进行科学施肥。这是赤田水库流域农业化肥农药减量项目的一个缩影,该县通过打造水肥一体化、果园(套)绿肥等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等举措,开展种植业面源治理。
 
  在生活源污染治理方面,保亭与三亚签订协议,将赤田水库流域三道镇辖区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交给三亚环投集团,该集团负责特许经营区域内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同时,保亭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散户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处理等工程,基本消除流域生活源污染。
 
  作为下游,三亚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快速推进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和退果还林工作,增加“转业转产及搬迁奖励补贴”,确保区域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实现一级保护区35户农户全部迁出、969亩经济林全部清退,从源头解决一级保护区污染问题,并在二级保护区积极推动“减肥、减药、减少面源污染”工作。
 
  上下联动治理成效显著。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保亭三道农场十五队补偿断面由地表水Ⅳ类提升至地表水Ⅲ类,赤田水库取水口断面水质类别由地表水Ⅲ类提升至地表水Ⅱ类。
 
  创新模式
 
  推动生态治理可持续
 
  水质持续向好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来源渠道、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对此,三亚、保亭两地创新思维,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理念,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导入”,带动三亚经济圈进一步协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治理可持续发展。
 
  以藤桥河流域保护性开发“EOD+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例,该项目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计划总投资55.82亿元,将通过赤田水库一级保护区生态整治、二级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藤桥东、西河流域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进一步对流域生态环境开展全面系统综合治理。同时,结合流域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等环境优势,系统谋划和美田园建设和旅游康养发展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具有藤桥河流域特色的生态产业,以生态产业发展营收反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保亭也积极行动,开展赤田水库流域EOD试点与赤田水库流域生态价值核算工作,与保亭七彩世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海南金棕榈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确定合作意向,将产业项目纳入EOD方案中。
 
  此外,两地谋划用好用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生态农产品等方式,打造绿色有机的赤田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牵手开展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三亚和保亭为三亚经济圈生态协同发展做出新探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